给高一学生的第二封信 2017.5.29 亲爱的同学们: 光阴似箭,还有50天高一生活即将结束,最后这段时间是极为特殊的时期,需要我们让游离的责任回归,让原有的信念更坚,让学习更有效,为高二奠定一个无比坚实广阔的基础,甚而提前进入高二。是每个高一人的任务,也是高一学生的聪明所在。在我们每个高一人的字典上,面对成功,不仅是“想”,而且是“非常想”;面对成功的信念,不仅是“能”,而且是“一定能”;面对每天任务的完成,不仅是“要”,而且是“一定要”;面向自己的要求,不仅是“严”,而且是“非常严”。把“能、要、想、严”变为“一定能、一定要、非常想、非常严”,我想,大家就一定会在期末创造出一个奇迹来。 有两句话说得好,“在有梦想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在有希望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如果你在高一与欢乐、天堂同行,那是你梦想涌动,希望长在,日新月异;如果你感觉着痛苦,那是你因为暗淡了希望的美丽;如果你感觉现在的高一是地狱,那是因为你折断了梦想的翅膀。面对期末的复习,我想首先是学习的“慎独”。 我们每天在教室里上很多节课,但这些课以外如晨读、早读前、早读、中午宿舍学习、自习、周末等大量的时间是需要你自己去进行规划和安排,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同学学习成绩优异,也许他们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但他们在课余时间却无一例外地都能够做到自读自研、自主学习,在学习上达到了慎独的境界。可是,我们还是看到这样的一些现象:总有人上课躲在高高的书堆后睡觉、看杂书;总有人躲在桌子底下抑或是在被窝里玩手机;总是有一些同学当看到级部管理人员站在教学大楼前时,便加快了脚步,甚至跑了起来,看到没有管理人员站在楼下,一切照旧,或者是在跑进大楼后,便万事大吉,依然如故;总是有一些同学在闲话、闲思,做着闲事,总是在喊着累、累、累… 所以,我想走在高考路上的我们,学习如果不竭尽全力、自动自发,依然采用被动学习的方式,靠级部管理人员、班主任、靠学科教师推着、赶着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永远只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归于肤浅。只有真正做到慎独,才能有效利用时间,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是行为规范的“慎独”。 放学了,刚走出校门不久,多名学生就骑在快车道上了;晚上执勤老师查完宿舍离开,多名学生也就把自己暗藏的手机掏了出来。老师看不到我们,家长看不了我们,于是守了半天的底线在各种利诱之下突破了:不该进网吧的进了(有的甚至相约共同“奋进”;游戏打不及、贴吧骂不完、QQ聊不够);不该玩的手机没命的玩了(有的平均每天的信息量少则十几条,多则几十条、逾百条;白天在发、深夜也在发);不该交的朋友交了(主要是恋爱时机不适和恋爱对象不配;有的因为着实无聊和孤独,遇上有人关心体贴,顺便就明确二者关系为男朋友或女朋友;有的干脆提前过家家,直呼“老婆”、“老公”); 而我想,我们的同学所关注的,应该是自己的品行,是自己的学习,而极个别同学,所关注的,居然是他人的钱物和衣服鞋子,关注的是网络游戏,关注的是潇洒、新潮,关注的是异性和提前享受……为此,我感到很遗憾。特别对于现在处于恋爱之中,或正在恋爱边缘苦苦挣扎、难以抉择的同学,我真的想问:你真的已经确定她(他)就是你决心执意厮守一生的人吗?你真的已经考虑好接受和应对自己任性和草率的后果了吗?如果你认定你们是真爱的话,为什么就不能等待呢?等待一年、两年,等到高考结束又何妨?我希望同学们,尤其是准备制造麻烦的同学们最终能够明白,在你拿走了一些东西,或是获得了一些满足的时候你丢掉了什么,丧失了什么。因为,世事都是公平的,能量都是守恒的。 最后是处理人际交往时的“慎独”。 以前在《读者》上读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说有两只猴子,一只外向而乐观,在猴群中深受欢迎,另一只内向而悲观,受到猴群的排斥,科学家把两只猴子隔离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那只外向而乐观的猴子死了,而那只内向悲观的猴子却活了下来。也许有同学对这个故事不理解,会问死的为什么会是那只乐观的猴子呢?应该是悲观的猴子啊。我想,这正是这个故事所要告诉高考前线的我们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战胜高考的重要资源,不能正常地与他人交往,是一种缺憾,而不能学会独处,将是致命的。 “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世界上没有完人,而人生本也就有起落,无论我们的人生会遇到什么,无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会遭遇到什么,既然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让自己去尽情享受孤独、享受痛苦。同时,我们在前台万众瞩目下表演,接受鲜花与掌声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宽容他人,在台下倾听他人的声音,欣赏他人的演出,学会为他人鼓掌。 同学们!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慎独是悬挂在我们心头的警钟。能做到慎独的人,不一定是一个事事顺心,事事成功的人,但他一定是一个有深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品味的人,一定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一个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人。 衷心希望同学们时时刻刻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更希望同学们把“慎独”当作自己的一种人生追求与生活习惯。月考过后,我们一些同学肯定因为自己的优秀或进步而欣喜万分,当然也肯定有一部分人因为考试过程和考试结果的不理想而使心绪一下子进入到了冬天,甚至是寒冬。 不管怎么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好与不好都会有它存在的原因和理由。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无论如何,我们都更需要静下心里对整个考试进行全面、理性和科学的分析。我认为,对整个考前、考中、考余的总结反思,尤其是对试卷做客观的分析,通过做题的情况对一个段时间以来的学习做一个全面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弥补,这是比考试本身以及我们关心的考试结果更重要的一项工作。所以,希望同学们在试卷的分析上多用心力,以便发现自己更多的问题,使考试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人的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也就是说时间就是生命,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挥霍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先生明确指出:“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因此,珍惜时间等于珍惜生命。学习是在时间中进行的,每一个学生都应有强烈的时间观念,争取时间,赢得时间就能保证我们的学习高速度、高效率。时间是个常数,也是个变数,善用者则多、妄用者则少。时间的利用,关键在于掌握利用时间的方法和技巧,只有巧妙地管理时间,合理地利用时间,才能发挥时间的最大价值。 别人都在“努力”,为什么努力的就不是你呢?别人都能忍受和“享受”痛苦,为什么能忍受和“享受”痛苦的就不是你呢?既然改变不了世界,那我们就努力改变自己。只有转变我们的思想、思维和观念,少埋怨、不埋怨,尽快适应目前的“变故”,学会统率时间,驾驭时间,充分地利用好时间,才能在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说,我们2016级的每一个人,谁能够高效地管理时间,科学地利用时间,谁就能创造2016级学业的成功。这就要求我们2016级人达到这样一种境界——不利于迎考的心思不想,不利于迎考的事不做,行必想高考,坐必谈学习,日思梦想是学习,真正达到忘事、忘时、忘我的“三忘”境界吧!
你的老师、朋友:何小兵 |
给高一学生的第二封信
- 发布日期:2017-06-28 08:20 浏览量: 作者: he
- 上一篇:给高一学生们的第一封信
- 下一篇:青春飞扬、谁与争锋